网上分享券赚佣金是真的吗,分享优惠券赚佣金是不是骗局

近年来,由于网络经济的影响和疫情的影响,实体经济举步维艰。许多从事实体经营的人、公司下岗的员工或失业的人都在网上找工作谋生路,很多有做工作的人也会在网上做兼职。但由于网络经济没有实体经济那么固定,大部分沟通都是通过线上渠道来进行的,为不法之徒行骗开辟了方便的方便之门。

网上分享券赚佣金是真的吗,分享优惠券赚佣金是不是骗局

  被骗了黄婧就是一个没有所谓工作的全职妈妈。她通常的主要任务是在家照顾孩子。去年以来,黄婧因为疫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准备在网上找工作。首先,他可以消磨时间,丰富自己的生活。第二,他可以赚一些奶粉钱来补贴家庭。

2020年4月20日,黄婧看到网上一句广告语,招聘启事兼职员工宣传推广优惠券,称拥有某宝、某猫、拼某某等平台的内部优惠券,可以通过分享优惠券赚取佣金,每天支付300元。广告显然仅限于学生和马宝的注册。黄婧一看到自己符合要求,就试图报名,并根据广告上的需求添加了客服微信,昵称为“分享赚钱导师”。

“分享赚钱导师”告诉黄婧,只要一次性支付2880元的服务费,就可以在某商城App中分享优惠券链接。如果别人点击链接购买某商城的物品,她可以赚取佣金。“分享赚钱导师”解释说,服务费包括建立个人商城、提供发送机器人、吸粉软件、专业老师指导等。

网上分享券赚佣金是真的吗,分享优惠券赚佣金是不是骗局

  起初,黄婧不相信,也不愿意付钱。“分享赚钱导师”继续发很多截图。有的截图显示有的同学一个月能赚几万块,有的显示有的同学赚钱后在微信聊天中感谢导师。黄婧看到有图有真相,能赚钱,就感动了,于是通过微信扫码向对方缴纳了2880元服务费用。

收到服务费后,“分享赚钱导师”主动加了黄婧的微信,发了商城的下载地址。“推广赚钱指导老师”同时要求黄婧建设一个多于40个人的领优惠券群,让他按照自己的要求在群里介绍群的功能,并为他申请了一个自动计费机器人。黄婧表示,计费机器人实际上是一个微信号,每天在微信群中发送优惠券链接。

黄婧根据“分享赚取导师”的需求建立了一个小组,并进行了宣传。然而,几天后,她发现没有人使用他们发送的链接购物,她也没有得到佣金。黄婧问“分享赚取导师”,对方说是因为人脉不好,所以向黄婧推荐了“金牌导师”。

与黄婧沟通后,“金牌导师”也称其人脉不好,建议升级为VIP。“金牌导师”表示,他手中的VIP机会很少,所以他必须尽快升级,但黄婧没有升级,因为他手头没有足够的资金。如此一来,黄婧都花了2880元使用的是某个购物城App,用了一段时间只能拿了10多元的佣金,并没有像广告宣传的那样每天赚几百元。

黄婧白白亏了2880元,因为他相信上面提到的网络兼职广告。后来因为资金原因没有升级VIP,及时止损,另一个报名兼职的受害者李春影也没有她那么“幸运”。2880元报名后,李春影也遇到了近似于黄婧的情况出现。即使他用一个商场App分享优惠券,也没有人提问,根本无法获得理想的利润。为了提升人脉,李春影相信了所谓“金牌导师”的谎言,并支付了4000元升级VIP,但最终她成为了一个300人微信群的群主,但她的表现并没有超过40元。

2020年3月至5月,全国有300多人与黄婧、李春影有同样的网上求职被骗经历。是几个学历低的90后年轻人主导了这个网上求职骗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在网上吹捧上述业务每天能赚几百元的骗子都是失业人员,受害者支付的网络业务原本是免费的!

2019年6月,李某(另案处理)创建安徽某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创公司),担任公司负责人。2020年3月,吕某与李某一伙人合作投资设立安徽某达信息科技公司(以下简称某达公司),吕某担任企业实际负责人。两家公司成立后,吕某和李某各出资30万元开发某商城App,某达公司负责引流,某创公司负责技术和后台客服。双方同意赚的钱由某达公司和某创公司按照六四比例分成。

后吕某开始招兵买马,左某、姜某、张某红等人陆续被其招至麾下,并成为骨干成员。2019年7月,吕某通过“58同城”招聘张某为某仕达公司员工,在某商城App上发布兼职帖子推广业务。为吸引更多人参与,某仕达公司制作的招聘广告夸大宣传,号称推广优惠券的工作每天收入可达300元。

某仕达公司对内有明确的分工,且有固定的话术模式。吕某将公司员工分为三个项目小组和一个复购组。三个项目小组都是推广做“网购优惠券”的,负责吸引客户交费;复购组则负责维护已经发展来的客户,并吸引客户升级VIP,另外交钱。

按照公司安排的流程,业务员先以搭建商城、安装软件等服务指导费的名义让客户出资2880元。如果客户觉得收益不高,群里人少,复购组的人就会以升级VIP的名义再骗取4000元。

网上分享券赚佣金是真的吗,分享优惠券赚佣金是不是骗局

  为了改善欺骗,吸引更多的人,吕某制定了一套演讲,客户根据广告链接添加销售人员微信,销售人员为不同类型的客户安排不同的演讲,让他们相信推广优惠券会有巨大的佣金收入,制作虚假收入截图、虚假交易、粉末或感谢老师这样的聊天记录让客户有更高的期望,目的是让客户相信可以有高回报,然后同意支付。为了改善欺骗,吸引更多的人,吕某定期对员工进行演讲培训和演练。

吕某直言,客户使用推广应用分享链接,每个订单只返回一些或几毛钱,每个人微信朋友数量和购买力有限,无法实现招聘启示宣传这么高的收入,他的目的是赚钱,想办法以各种名义欺骗客户的钱。

事实上,石达公司不是商场应用软件公司的代理,下载商场应用并分享优惠券是商场应用软件公司为全社会推出的福利,在网上从事业务是免费的,但石达公司使用信息不对称,故意在宣传中假装从事业务需要支付费用。张某红是石达公司推销员,承认真相:“事实上,你可以下载商场应用程序,分享优惠券,石达公司实际上通过受害者不知道应用程序及其功能,通过伪造一些图片让客户相信应用程序是石达公司开发的,想下载支付2880元,想成为贵宾支付4000元。”

2020年5月13日,主犯吕某、左某、姜某、张某红等从犯均被公安机关逮捕。4人同一天被刑事拘留,6月19日被逮捕。

检察机关起诉法院后,江苏省阜宁县人民法院认定,2020年3月,被告吕某以石达公司名义招募被告左某、姜某、张某红等人,产生组长、成员、行政管理作为犯罪团伙结构,通过商场应用发布“推广宝藏优惠券,日收入300元”虚假宣传,假设通过商场应用与他人分享优惠券链接可以获得高佣金,吸引受害人注册,以建设商场的服务费、“贵宾服务晋级费”等名义非法获取别人的钱财。2020年3月至5月,该犯罪分子团伙诈骗390人,总计有高达128.79万元。

2021年11月12日,阜宁县人民法院作出刑事判决。四名被告吕某、左某、姜某、张某红分别被判处10年6个月至2年6个月不等的刑期,并处rmb15万元至3万元不等的罚款。

一审宣判后,被告方吕某不愿意接受,申请再审。经审理,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都认为一审判决明确证据确实充分,事实清楚,法律的适用正确的,量刑标准适当的,审理程序属于合法,于2022年2月23日进行二审判决:裁定驳回,二审维持原判。

隐藏思考,虽然被告的行为是可恨的,但390名受害者很容易被蒙骗惨痛教训也更加深刻!如果黄静等受害者在求职时保持警惕,在决定支付费用前咨询商场应用软件公司确认,可以避免上当受骗。本案提醒人们,网上工作必须谨慎,特别是对方提出支付费用从事相关业务应三思而后行,应在参与前向权威机构核实。

(以上人名都为化名)

网创项目大全,免费分享一个实操网创项目给你,添加 微信:465638528  备注:创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5504807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qi989.com/5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