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十八)

我在学校工作的“高光时刻”也就持续了两年,86年7月到88年7月,84级88届毕业典礼(84级我没教过),校长指定我代表全校教师在典礼上为毕业同学送行,那时我刚刚当了语文教研组组长,23岁,比毕业生大两三岁,和他们一样激情飞扬,何况那是个激情飞扬的年代,我的发言估计也激情飞扬,但具体如何“飞扬”,用了多少排比句,抒情句,一句也不记得了,但我只讲了三分钟,下面鼓了九次掌,我自己都很得瑟。毕业聚餐后,一个老师告诉我,他们一桌的一个老老师感慨地说,这小伙子将来要当校长的,来出席毕业典礼的上级领导也在打听刚刚发言的老师是谁,哈哈哈哈,我那时有多得意,就有多膨胀?我自己都不知道。
所有的高潮都是短暂的,1989年我就偃旗息鼓了。
这其间的故事很多,都一笔带过吧。不过总有个遗憾,87年暑假,学校奖励我去广东写作学会培训时,为什么当时没有打算留在深圳?当时的深圳还是个大工地,一片热火朝天,不过,公交车上的人都寥寥无几,当时如果留在深圳,我们就成了深圳最早的创业者之一,也许,我早就“衣锦还乡”了。
后来,整天上完几节课后,就显得无所事事。一起去广州深圳培训班的大学同学对我说,没事,可以写点小文章呀,我说,大学都没写过,现在更不知道怎么写,他说,实际上写写就会了。我于是一头扎进了图书馆的阅览室,看看报刊的文章怎么写,研究了一番之后,觉得也没啥了不起,就不知天高地厚地开始给地方报纸副刊写豆腐块投稿,不料,竟连发连中,每周能看到自己的名字印成铅字,那可以兴奋好几天,何况时不时还有十几、二十块钱的稿费,甚至有同学说,嘿,现在在报纸上还经常看到老金的文章。
有一回,在一张广东的报纸上看到了自己大学写作老师的短文,我就暗暗发誓,我要把我写的短文和老师的并列在这张报纸上,我一口气写了七篇短文,一股脑儿发给了这家报纸,哈哈,居然中了三篇,而且还有一篇被人推荐上了当时很火的杂志——《青年文摘》,我真的兴奋异常,这家报纸的责任编辑还给我来信,希望我成为他们栏目的长期作者。我想,大作写不了,小文还是可以的,又有点得意了。
正当我准备“大展宏图”时,甚至准备再闯深圳时,我被电视台录用了。我要去实现我要当记者的理想了。
于是,因为调动的问题,我开始了三年边当老师,边当记者的“脚踩两只船”的1000多天的日子。辛苦、劳累、却充实,众多人相助,当然也受了颇多委屈甚至羞辱。艰辛的岁月总是记忆犹新。
网创项目大全,免费分享一个实操网创项目给你,添加 微信:465638528 备注:创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qi989.com/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