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1薄利多销 客单价怎么算

一句话核心点:收入=客单价*数量

案例:

经常买早餐的地方有三个烧饼店,一个是打的三角烧饼,一个打的是吊炉烧饼,一个打的是长条烧饼。三家的烧饼虽然形状不同,但是吃起来都是不错的。价格上,第一家第二家的烧饼都是1.5元/个,第三家的烧饼稍微重了那么一点,卖2元/个。

今天早晨按惯例去买早餐,发现一个现象:第一家第二家烧饼店都有不低于5人的客户在排队等候,第三家烧饼店却没有人等,打出来的烧饼在那里放着,随时去买随时有。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一个小小的烧饼,却出现了如此的反差呢?三家的烧饼口味都没有问题,但是第三家烧饼店的烧饼,消费者确不买账——原因就在于价格。这里背后有个需求弹性的概念,这个概念属于微观经济学的范畴,以后有机会再细聊,简单的可以概况为:越贵重越不容易替代的东西,对价格越不敏感;相对便宜、可替代性强的东西,对价格越敏感。

生活管理启示:

回到今天的正题:薄利多销,从上面一个现象上,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启示呢?

我们都知道,收入=客单价*数量,同样收入30元,1.5*20=30,2*15=30,也就是说,我们想获得相应的收入,既可以提高客单价、也可以提高销量,看似前两个烧饼店少卖0.5元,但是最后的收益,未必会低于第三家店。

那么,平时管理中如何拿捏呢?关键是我们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想要量,还是想要单价?通常来说,同质化越高、可替代性越强的,可以用薄利多销来博取更高的收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有些小酒馆、小饭店、小超市人流量旺的原因。

当然我们可以再用另外一个现象来解释什么是可替代性差:举例看病,可能一般普通的感冒,我们就在家附近的小门诊看了,但是涉及到手术,我们必须去医院,哪怕医院贵,也还得去——因为可替代性低嘛。

最后度娘下这个名词解释:

薄利多销,指用低利低价卖出去商品来增加总收益的销售策略。“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降价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

网创项目大全,免费分享一个实操网创项目给你,添加 微信:465638528  备注:创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5504807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qi989.com/3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