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雁之间_龙蛇之变什么意思-今生最难把握的两个字分寸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离得太远会冷,靠得太近会痛。合适的距离才能让彼此不冷也不痛。这个距离就是分寸

凡事有分寸,熟不逾矩,行有所止,言有所界,遇事有度,才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

木雁之间_龙蛇之变什么意思-今生最难把握的两个字分寸

摄影 那旅途

01 弄懂“潜台词”,听出“弦外音”,你就是“社牛”

在语言发展金字塔中,最顶端的是表达能力,最底层的是社交语言,社交语言是最基础、最通俗、最广泛的存在。

人与人之间随时随地都需要沟通和交流,社交语言因为易学、 易懂、易用,就成了流行品种。谁掌握了“语言密码”,谁就会成为“社牛”(社交牛人),反之,那些不善于与人交流,不愿意表达自我的社交障碍者,人们称之为“社恐”。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介于“不说憋屈”与“说了矫情”之间,“社牛”与“社恐”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们是否能忍着不说,能听懂了再说,能跟着对方的节奏去说。

“听懂弦外之音,悟出言外之意”是一切社交语言的前提。闻琴音而知雅意的人,通常都不会混得太差。

朋友聚餐时,虽然都清楚该由谁买单,但当“买单人”喊“服务员,买单”的时候,我们还是会礼貌地说“我来买单吧”,“买单人”只需要接一句“不用不用,这次我来买单”就可以把对话体面地收尾。假如,“买单人”不识时务地回答一句“行,太谢谢你了”,估计在场的人尴尬得能用脚趾抠出三室一厅。

“吧”字句,就是让 “不用、不用”来承接的,纯天然的。事实上,在社交语言中,几乎所有以“吧”字结尾的询问,都是想要你的否定。

再说吧=没戏;还好吧=真的不怎么样;下次再说吧=不想有下次;留下来吃饭吧=赶紧走;我来接你吧=麻溜地自己爬回来……

在成人的社交礼仪里,不是语气坚定地提出,就是客套;没有给出具体日期的约定,也是客套!

改天=32号,下次=星期八,以后=13月,有时间=25点……

除了客套,还要听得懂另外一种普遍存在,叫“委婉”。

恩=不想说话;?=有话就直说;有空一定去=在家睡觉也不去;别把自己当外人=你就是外人;原则上不可以=特殊情况可以例外;这事没得商量=可以商量商量;说句公道话=我站你的对立面……

有人质疑,社交语言为啥那么多套路、迂回和规矩,简单点儿不好吗?

现实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很多表达都身不由己。

成人世界的法则,讲究看破不说破,聊天点到为止,默契心照不宣……

那些你觉得过于委婉的表达,更多的是成年人之间的一种礼貌。

木雁之间_龙蛇之变什么意思-今生最难把握的两个字分寸

摄影 那旅途

02 做人知进退,做事有分寸,你就是“赢家”

成年人有分寸的客套不是虚伪,而是一种善良,它用最温柔的方式告诉对方,我们需要保持怎样的距离。

在国人的社交语境里,说一个人说话做事很有分寸,是一种相当高的评价。何为分寸?你问一个人工资多少,他说够花,就不要再追问具体数字;你约一个人吃饭,他说改天,就不要再追问具体哪一天;你问一个人为什么不接电话,他说刚才有事,就不要再追问具体什么事……

很多事并不是不能说,只是不想说;很多事并不是不想说,只是不想和你说。

我们的一切痛苦很多都在于没有边界感和分寸感。

路上偶遇的饭局,不管对方怎样拉扯都不要去,这并不是加一双筷子的问题,而是别人要聊的事与你无关;

求人办事,对方反复说这个事情有难度,就别der呵地追问难度在哪里,看看自己手中礼物的份量就OK了;

追女孩子时,对方反复强调“你是个好人”,而不是说“你这人真坏”,就别再死缠烂打、软磨硬泡了……

任何事情都要有分寸,盈则溢,满招损。做人要知进退,做事要知分寸,把握分寸就是把握自己。

分寸就是能看出对方的客套,能听出对方的婉拒,能识别对方的暗语,能理解对方的含蓄。分寸并不是虚伪,而是成年人之间点到为止,且又心照不宣的一种默契。

分寸,是人生长河上的分水岭,人生最难的不是少做与多做,而是将事情做到何种程度。人生,最难把握的就是这两个字。

黄帝内经》开篇指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人的寿命与分寸和度有关。人这一生啊,好在适度,误在失度,败在过度。

周国平说: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懂分寸,知进退,大家才能过得舒心。

鱼放三日发臭,客住三天讨嫌。适当的时机一别两宽,各自欢喜,潇洒地退出才是最大的体面。

木雁之间_龙蛇之变什么意思-今生最难把握的两个字分寸

摄影 那旅途

03 处木雁之间,有龙蛇之变,你就是“大能”

“木雁之间”“龙蛇之变”出自《庄子?山木》一文,故事大致如下:

庄子带学生游学,走到半山腰,碰到伐木工人在砍树。庄子问:那些被砍掉的树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能做房梁,能做柱子,都是成材的好树。

庄子又问:为什么旁边那棵粗大的树却没人砍?学生们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向伐木工人请教。

伐木工人说:那棵是臭椿树,味儿是臭的,形状也歪七扭八,纹理也不好看,不能用来作木材,砍它没有任何用处。

庄子对学生说:成材的都被砍掉了,不成材的却得以善终,你们能悟出什么道理?

学生说:我们应该收敛锋芒,不能展示太能干,防止被鞭打快牛。

庄子说:你只理解了一半。

傍晚,到一家农舍吃饭。主人见到庄子很高兴,打算杀一只鹅宴请他。

主人追着鹅到处跑,把农舍弄得鸡飞狗跳。门口有只大鹅,也不跑,也不躲,神态安,主人却不抓它。学生问:为什么别的鹅你追着杀,门口那只你却不杀呢?

主人说:门口那只鹅与众不同。其他鹅的叫声千篇一律,普普通通。而这只鹅叫声好听,有高山流水之音,我舍不得杀。

庄子问学生:有才能得留下来了,没什么本事的就淘汰了,你们明白什么道理吗?学生说:要增长才能,还得能干,还得冒尖,不然会被淘汰。

庄子又问:之前的结论是不成才活下来,成才的不能善终。现在的结论是成才的活得很好,不成才地被淘汰了,到底该怎么办?

庄子又说:君子当有龙蛇之变,该成龙的时候,就在天上飞腾万里展示才华,但是,如果遇到天地大旱,炎热酷暑的时候,就要落在地上变成一条蛇,于草莽之间和蚯蚓蚂蚁为伴,住泥泞洞穴,吃肮脏食物,但不能因为自己曾经是龙就自暴自弃,要等待时机,重新化龙。

职场,官场,商场,情场,乃至整个人生,遇到砍树的人,就要收敛锋芒;遇到杀雁的人,你必须得展示才华,到底是成为木材还是大雁,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和人的风格,因时制宜,适势而为,随时度势,祸福倚伏。这便是处木雁之间、有龙蛇之变。

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

你待人好,人家说你傻;精明一点,人家说你奸;热情了,人家说你浪;冷淡了,人家说你傲;你干得好,遭人嫉妒;你做得差,别人瞧不起;你矜持点,人家说你装;开放点儿吧,人家说你sao……

做人,难呀!

网创项目大全,免费分享一个实操网创项目给你,添加 微信:465638528  备注:创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5504807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qi989.com/2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