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台湾人比较反智-台湾人的性格特点与人处事方式
台湾人有很多优点,比如非常敬业,对于细节能够做到极致;不论男女说话都非常轻柔,有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充满了古典韵味的优雅,大小领导们即便是发脾气也是克制的,很有教养的感觉;他们还非常注重养生,生活习惯非常好,保养得宜,大部分人无论男女不分年龄都看起来赏心悦目;等等。
但是,我接触到的台湾人还有以下几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眼光狭隘。
岛民与生长在大陆上的人,心理状态是完全完全不一样的;就像生在江南的人大都温婉细腻、而西北人民雄浑豪放一样;长在小岛上的人,心态眼光都受限于狭小的地域,具体表现是:没什么心胸、没有大局观、喜欢玩些小花样、尤其喜欢暗地里搞人。
这个特点积极的一面就是,真的细腻、真的精致、在做具体的事情时真的精益求精。但是,搞战略、搞规划、搞大方向上,做出来的事情常常是贻笑大方。要知道,方向错了,事情做的越精细就越反动。
举个例子:开会的时候,即便今天讨论的议题是公司未来五年的战略方向,与会的都是各个分公司的老总级别的人物,他们会上津津乐道的点都是纠结在某个无关紧要的数据上,比如为什么有一页PPT上的0.5+0.6为什么不等于1.0而是1.1.哦,是小数点四舍五入进位的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洋洋得意,仿佛显示了他的数字敏感度和看这份报告时的严谨态度。听的人也不觉得谈论这个问题是在浪费时间。这样的结果是,无论是会议上还是会议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全部都围绕着每一个细节是否精确展开,检讨的大前提与方向是否正确反倒很少有人关心也没有人说话。
为什么没有人说话呢?
没有大局观,就看不清方向,做事就没有底气;没有底气就不敢直面真正的问题,也不敢承担责任;最终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只能无脑媚上,上级怎么说就怎么做。
台派员工,即便知道自己的判断100%正确、知道长官的判断100%有问题、甚至即便知道长官明天就会修改方向,作为下属,今天还是会兢兢业业的将交办的事情执行下去,完全为了应付上级而做事。开会永远不直面问题,说些不痛不痒的漂亮话能混过去就行。
而大陆员工不一样,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承办,面对公司的老总,只要觉得自己的意见是对公司发展大局有利,就敢于说出自己看到的真正的问题、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我想,大陆员工敢于自我表达有一个因素是天宽地阔、东方不亮西方亮;但是对于台湾岛来说,万一得罪这家公司领导可能就找不着下一家公司了。所以,他们不敢想大局,只敢伺候好上司。
可能因为台湾人没有对于把握方向与战略训练,他们渐渐退化到不再能独立表达,从而只能无脑的听从上级。在所有人都不关注“方向”或者说“战略”的对错时,他们能够表现自己够“努力”够“有能力”的地方,就只剩下死扣细节了。
这是个死循环。其后果是,所有人只能在“狭隘”这条路上越走越极端。
狭隘的另一个附生品就是小心眼。重要的是,自己小心眼,他自己不知道,还要以自己的小心思来揣度你。所以,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比较麻烦,他看不清楚形势,你对他差不行,你对他好他也未必领情。
第二点特点就是:心理上排斥大陆、认同日本。
台湾的老一辈有很多出生于大陆的人,还是有很深的乡土情节的。
但新一辈中,他们很多人在大陆这边居留、工作了十几年、二十多年了,很多甚至亲眼见证了深圳、北京、杭州、武汉等大陆一二线城市的进步,很多人感叹可能也在内心佩服大陆的发展速度。但是,对于这种发展和进步,他们不是感到高兴,反而有一种“看着之前瞧不起的穷邻居一天天富起来”的酸腐心态。说起大陆的发展与进步,他们的口气里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悲凉,还有,恐惧。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他们对于日本的态度。
公司里大部分台湾人对于日本的喜爱与认同是全方面的,是深入骨髓的。他们喜欢用日本的东西、喜欢去日本旅游、喜欢日本的几乎一切。在他们的观念里,日本是第一等的,台湾岛是第二等的,大陆是第三等的。他们甚至毫不掩饰自己对于日本的跪舔态度,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仿佛”能够跪舔”是一种荣耀。
谈论起日本,他们的口气完全是热情洋溢的、是满怀欣喜的;面对他们这种发自内心的对于日本的亲近,我经常会晃神”我是在和一个中国人说话吗?”
即便不认同大陆,也请你自己站直了,干嘛欣欣然恨不能给日本人下跪?!
群体斯德哥尔摩症候吗?
这两个特点说完了,再来看如今台湾的政治现状。
前几年每到大选,不管公司的事情多忙,台湾人几乎是全体组团、齐刷刷的买机票返岛投票。可见他们相信自己手上的选票的确有用。但是这几年,明显的,他们回岛投票的热情在一步步退坡。
为什么?
真正来过大陆、睁开眼实实在在看过大陆的人,对于台湾的未来恐怕内心早就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了。可是岛内,没有出现任何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能面对现实、顺应大局、能讲明白台湾的未来究竟何去何从。
政客们都在干嘛?忙着在一些不痛不痒的小事情上讨好选民、在媒体上的宣传造势忽悠一些闭塞的岛内底层民众。票选制度给了擅长“政治作秀”的人以很大的空间,选民的情绪很容易被操纵和利用,极端的情况下,就是政治,沦落为一些跳梁小丑的秀场;当选者虽然是受到大多数民众支持的,但是他的当选可能是整个群体的灾难。
同理,舆论自由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谨慎调研、尊重事实的传媒舆论底线被击穿,那么言论自由就变成了可以公然不负责任的说话、可以不受约束的大放厥词、甚至可以为了引爆舆论而刻意炮制一些耸人听闻的“话题点”来吸引眼球赚取收视率。
台湾的政治生态、舆论宣传,已经越来越像一场自说自话的闹剧。
没有魄力去面对天下大势,文化情感上也找不到归属、把握不了自身命运的一群人只能在一方狭小的舞台上自我欺骗醉生梦死。你说,这种种反智现象是不是一种必然?
网创项目大全,免费分享一个实操网创项目给你,添加 微信:465638528 备注:创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qi989.com/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