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碎片文化,危机乍现-碎片化信息的弊端
大家好,我是一个善于思考,根植于人类社会文化研究,探索宇宙奥秘的80后。今天我想来阐述一种文化观念,算是一次微不足道的警醒。
因为个人对于文化研究的热爱,刷刷抖音,看看头条,浏览浏览知乎是我日常生活的一种常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
种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下的互联网迎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从最早的QQ空间,到微博,再到微信,乃至今天的知乎,头条,抖音等。信息的展现形式,渠道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高效,信息越来越碎片化。全世界范围内无时不刻都在井喷式地生产着各种数据,而人们也无时无刻地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就是所谓的”碎片文化”,”快餐文化”。
我们打开手机,移动互联网上一块一块阵地正在被这种快文化,碎文化所淹没。从文化的形成角度来看待这种现象,我是持悲观态度的,为什么呢?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物。优秀的意识形态是在无数人大量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总结辩证之后而形成的一种共识。
在近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前,人类的文化主要载体是书籍,撰写书籍需要创作能力,需要文化底蕴。因此书籍里展现的文化是经过沉淀,经过思考,经过反复推敲而形成的,是有精神内核的。这也是几千年以来人类文明得以保留,得以传承的原因。反观当下的文化创作环境,任何人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产生数据。寥寥数语,甚至几张图片,几分钟的视频都能够形成可以传播的数据。更有甚者,当知识付费挣钱效应出现之后,各种”抄袭”、”搬砖”、”模板”充斥着整个信息世界,当文化与”唯利是图”粘上边的时候这样的产物还可以称为”文化”吗?这样的产物能为人类文明创造什么价值?这样的产物又如何具备传承的意义?
抛开这些高大上的使命姑且不论,当我们所有人,我们的孩子一直浸泡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耳濡目染,我感叹未来吸收优秀的文化都是一种奢望。而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文化的传承,滋养,又怎么可能有未来,有希望。
我抬头仰望星空,眺望着人类历史长河中一颗颗璀璨的星光,哪里有诸子百家、有文艺复兴、有五四新文化运动、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毛泽东思想……
突然我听到有一个声音呼唤着我:“请停下匆匆的脚步,把时间留给更多独立的思考,让文明之火再现光芒。”
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如果您认可我的观点记得点赞加关注呦。
网创项目大全,免费分享一个实操网创项目给你,添加 微信:465638528 备注:创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qi989.com/2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