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哪回忆录第六-没有“减负”烦恼的年代是什么情况放养的童年,自生自灭的青春

慢哪回忆录第六-没有“减负”烦恼的年代是什么情况放养的童年,自生自灭的青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边远的小城,到处充满了骚动的气息。

父母在医院工作,单位里有个图书馆,有大量医学类的书籍,也有很多小说、连环画:烈火金刚、林海雪原、三国、水浒..….

大哥那一辈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小青年,进了图书馆基本都是去翻医学书。偶尔会有人真正地学点医学知识,但大多数是不动声色地看人体插图,津津有味,一脸坏笑,有些坏小子甚至会偷偷撕下一两页带走。后来管理员大妈发现了他们的龌龊行为,把所有相关的书锁到了一个柜子里。几天后,原来相当热闹的图书馆,冷清了许多,只有我们这群小弟还在那看小人书。

上了初中,我们才开始慢慢理解当年那些大哥们的痛苦。当时一切都遮遮掩掩、神神秘秘,生理卫生课最后一章“生殖系统”老师肯定不会讲课的,只说大家请课后自习——没有比这更可笑的事了:早在开学领到这本教材的当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已经开始反复自习这一章了。

慢哪回忆录第六-没有“减负”烦恼的年代是什么情况放养的童年,自生自灭的青春

当然,民间自有它的教材。在老祖宗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近千年后,那年头却有近千万的中国年轻人曾先后参与了一件非常原始的事情:手抄书。

没有一本书能有如此的影响力,那么多的人为之受了处分,甚至为之掉了脑袋——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黄书“少女之心”,又名“曼娜回忆录”。那个年代的男孩,几乎没有一个没看过的。当时医院里有个小伙伴阿星,父亲是单位的秘书。阿星从小就被练了一手好字,到现在我还景仰他:这小子能连续几晚都钻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用非常漂亮的小楷把那本名著工整地翻抄到自己的作文簿上。当时已入夏,天很热,他也只有几晚的传阅时间。

阿星的手抄本应该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个版本,在学校里大家竞相传阅,无心睡眠。后来这本颇有艺术气质的手抄本被老师收缴了,出事的是另一个同学——这家伙自习课时竟忍不住拿出来看。不过他宁死不屈,没有供出来源,自个背了个记过处分。那年头的男孩子们都很讲义气。

快毕业时,有一次我到一位年轻老师的宿舍帮搬东西,在他的抽屉中发现了阿星那本作文本,已经又脏又破,被翻阅过度厚得象本字典——看来在老师们的手里也没闲过。那位年轻老师的字也写得很好,未婚,人品还行,阿星的杰作落他手中,也算是有了个好归宿。

慢哪回忆录第六-没有“减负”烦恼的年代是什么情况放养的童年,自生自灭的青春

我们那个年代,没听说过“减负”,也许正好相反,孩子们得不到关注,缺钙又缺爱:没有补课,没有兴趣班,当然也没有什么文化娱乐,童年是放养的,青春是自生自灭的——进了监狱的小伙伴可不在少数,当年泛滥成灾的少年犯曾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其实,真不要太过抱怨孩子们负担过重,至少如今中学里的少男少女,青春美丽,不少人出入校门已经是成双成对,大方,自然。在这样阳光灿烂的美好时代,相信不会再有人彻夜不眠苦练小楷了。

网创项目大全,免费分享一个实操网创项目给你,添加 微信:465638528  备注:创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5504807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qi989.com/258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